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对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售付汇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17:42:35  浏览:825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对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售付汇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对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售付汇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1年11月5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

汇发[2001]185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进程,满足境内居民个人日益增长的出国(境)留学需求,完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自2001年12月1日起调整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供汇政策。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赴国(境)外攻读正规大学预科以上学位(含预科)的自费留学人员的学费和生活费予以供汇,自费留学人员按学年度购买外汇。

二、简化购汇审核程序。购汇金额在等值2万美元以下(含2万美元)的,自费留学人员可以持规定的有效凭证,直接到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授权的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汇金额在等值2万美元以上的,自费留学人员应当持规定的有效凭证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由所在地外汇局审核真实性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及规定的有效凭证到外汇局授权的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汇手续。

三、自费留学人员购买第一学年所需学费和生活费必须由其本人亲自办理,购买第一学年后其他年度所需学费和生活费可以委托境内的直系亲属到当地外汇局授权的银行代办购汇手续。

四、本通知施行前已购买第一学年所需学费和生活费且目前继续攻读的留学人员,在后续年度仍可以按照学年度购买外汇,但不得补购以前学年的外汇。

五、本通知自2001年12月1日开始施行。以前规定与本通知规定相抵触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各外汇分局收到本通知后,尽快转发所辖支局和外汇指定银行,并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执行中如遇问题,及时向总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反馈。


附件:《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售付汇实施细则》


附件:

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售付汇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方便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兑换学费和生活费,完善对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售付汇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和《关于调整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售付汇管理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系指赴国(境)外正规大学直接攻读预科以上学位(包括预科)的自费留学人员及根据国(境)外正规大学要求需要交付一定保证金或进行一段时间语言学习后、再攻读大学本科以上(包括大学本科)学位的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

第三条 已取得国(境)外正规大学的正式入学通知及所赴国家或地区签证或签注的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均可申请兑换学费和生活费(扣除奖学金部分)。

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需预交一定数额外汇保证金方能取得前往国家、地区入境签证或签注的,可以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自费出境留学人员预交人民币保证金购付汇的通知》(汇发[2000]82号)的规定,办理预交人民币保证金和购汇事宜(扣除奖学金部分)。

第四条 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应当按年度兑换每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在按学年度兑换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后,不得再申请兑换因私出国(境)项下的等值2000美元(赴港澳地区为1000美元)的外汇。

第五条 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兑换第一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时,需持下列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两份),向户口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授权的外汇指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或外汇局提出申请:

(一)购汇申请书;

(二)明确写明姓名、攻读何种学位的国(境)外正规大学的正式录取通知书;

(三)明确写明姓名的国(境)外校方出具的留学费用通知单;

(四)已办妥前往留学目的地的有效入境签证或签注的护照;

(五)本人户籍证明、身份证。

第六条 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兑换第二学年及其以后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亲自办理的,应当持下列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向户口所在地的银行或外汇局提出申请:

(一)购汇申请书;

(二)明确写明姓名的国(境)外校方出具的本年度留学费用通知单及上一学年学费的正式收据;

(三)明确写明姓名的国(境)外校方出具的在读证明;

(四)已办妥前往留学目的地的有效入境签证或签注的护照;

(五)本人户籍证明、身份证。

二、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委托境内直系亲属(以下称“代办人”)代为办理的,该代办人应当持下列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向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户口所在地银行或外汇局提出申请:

(一)购汇申请书;

(二)明确写明姓名的国(境)外校方出具的留学费用通知单及上一年学费的正式收据;

(三)明确写明姓名的国(境)外校方出具的在读证明;

(四)已办妥前往留学目的地的有效入境签证或签注的护照的复印件;

(五)本人户籍证明、身份证;

(六)本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七)代办人户籍证明、身份证。

第七条 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或其代办人申请兑换的学费和生活费在等值2万美元以下(含2万美元)的,可以持本实施细则第四条或第五条规定的证明材料直接向银行提出申请。

银行在严格审核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或其代办人提供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后,为其办理售付汇手续,并在护照上加注购汇标识和日期,将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留存三年备查。

第八条 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或其代办人申请兑换的学费和生活费在等值2万美元以上的,持第四条或第五条规定的证明材料向户口所在地的外汇局提出申请。

外汇局在严格审核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或其代办人提供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后,向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或其代办人出具“售汇核准件”(式样由各分局自行设计),将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留存三年备查。

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或其代办人持外汇局出具的“售汇核准件”和本人有效护照和身份证(代办人可持复印件)到银行办理购汇手续。银行在审核上述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后,为其办理售付汇,并在护照上加注购汇标识和日期,将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留存三年备查。

第九条 银行在为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办理售汇后,应按入学通知书或留学费用通知单上所注学校帐号,直接将学费汇至境外学校帐户;生活费可以提取部分外币现钞,也可以汇出,或持信用卡、旅行支票携出,但提取的外币现钞不得超过等值2000美元。

银行在为代办人办理售汇后,应按入学通知书或留学费用通知单上所注学校帐号,直接将学费汇往境外学校帐户上;生活费全额汇往自费出国(境)留学人员的个人境外帐户上,不得提取外币现钞。

第十条 银行应在每季度之后的10日内向所在地外汇局报送“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售汇统计表”。

第十一条 银行应严格按照本《实施细则》执行,对违反本细则及其他外汇管理规定的,由外汇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第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于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以前规定与本《实施细则》相抵触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废止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性司发文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废止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性司发文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
工作机构:
为了做好劳动保障系统《行政复议法》的贯彻实施工作,根据《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我部对各司局1988年以来的政策性司发文进行了认真清理,决定废止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性司发文。现将废止的政策性司发文目录予以公布,其中,带*号的文件将以我部办公厅的名义
重新印发。

废止的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性司发文目录
养老保险部分
---------------------------------------------------------
|序号| 文 件 名 | 文 号 | 发文日期 |
|--|--------------------------|--------------|----------|
| |关于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原“五·七” | | |
|1 | |劳险司函字〔1991〕3号 |1991.01.26|
| |家属连职工退休养老问题的复函 | | |
|--|--------------------------|--------------|----------|
|2 |关于日侨卢小松退休问题的函 |劳险司函字〔1991〕33号|1991.12.20|
|--|--------------------------|--------------|----------|
|3 |关于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待遇问题的函 |劳险司函字〔1993〕5号 |1993.01.18|
|--|--------------------------|--------------|----------|
|4 |关于对判刑人员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劳险司函字〔1994〕10号|1994.06.01|
|--|--------------------------|--------------|----------|
|5 |关于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的复函 |劳险司函字〔1995〕13号|1995.04.25|
|--|--------------------------|--------------|----------|
| |关于对北京市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 | | |
|6 | |劳险司函字〔1996〕22号|1996.06.25|
| |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中遇到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 | |
|--|--------------------------|--------------|----------|
| |对“关于原在部队服役期间从事过井下、高温、 | | |
|7 |有毒、有害身体健康等工种的转业、复员、 |劳险司函字〔1996〕26号|1996.08.20|
| |退休军人,其军龄可否折算工龄”的复函 | | |
|--|--------------------------|--------------|----------|
|8 |对北京市劳动局京劳险文〔1996〕102号请示的复函|劳险司函字〔1996〕33号|1996.11.12|
|--|--------------------------|--------------|----------|

| |关于对煤炭部财务劳资司《关于怎样具体界定离退 | | |
|9 | |劳险司函字〔1996〕34号|1996.11.13|
| |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范围的请示》的复函 | | |
|--|--------------------------|--------------|----------|
| |对《对于如何正确执行劳部发〔1995〕262号通 | | |
|10|知的请示》及《关于原郑州市二七线路金具厂部 |劳险司函字〔1996〕40号|1996.12.18|
| |分退休职工要求逐月发放退休金的函》的复函 | | |
|--|--------------------------|--------------|----------|
|11|对《关于合同制职工退休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劳险司函字〔1996〕39号|1996.12.25|
|--|--------------------------|--------------|----------|
| |关于职工被逮捕或免于刑事处分期间 | | |
|12| |劳险司函字〔1997〕2号 |1997.02.22|
| |缴纳养老保险费用问题的复函 | | |
|--|--------------------------|--------------|----------|
| |关于对广东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 | |
|13| |劳险司函字〔1997〕17号|1997.11.11|
| |统筹问题的处理意见的复函 | | |
---------------------------------------------------------
医疗、工伤保险部分
----------------------------------------------------------
|序 号| 文 件 名 | 文 号 | 发文日期 |
|---|--------------------------|--------------|----------|
| 1|对《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设想》的意见 |劳险司函字〔1988〕7号 |1988.08.29|
|---|--------------------------|--------------|----------|
| 2|关于对“职工因工残废评定标准”的意见的函 |劳险司函字〔1988〕11号|1988.11.19|
|---|--------------------------|--------------|----------|
| 3|关于企业职工工伤与非因工死亡待遇界线划分问题的复函 |劳险司函字〔1991〕22号|1991.07.30|
|---|--------------------------|--------------|----------|
| 4|关于患矽肺病职工退休问题的复函 |劳险司函字〔1994〕10号|1994.06.01|
|---|--------------------------|--------------|----------|
| 5|关于研究解决工伤保险基金节余问题的函 |劳险司函字〔1995〕17号|1995.06.29|
|---|--------------------------|--------------|----------|
| |关于对处理南京市第一建筑公司的职工在外派劳务 | | |
| 6| |劳险司函字〔1995〕29号|1995.12.15|
| |中因工死亡的赔偿金权益纠纷一案征求意见的复函 | | |
|---|--------------------------|--------------|----------|
| 7|关于工伤保险应实行属地原则的复函 |劳险司函字〔1996〕21号|1996.06.15|
|---|--------------------------|--------------|----------|
| *8|关于重庆市劳动局《关于工伤认定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社医司函〔1998〕3号 |1998.12.30|
|---|--------------------------|--------------|----------|
| |关于对江西省劳动厅《关于职工享受工伤待遇的有关问题》| | |
| *9| |劳社医司函〔1999〕4号 |1999.04.20|
| |的复函 | | |
|---|--------------------------|--------------|----------|
| |关于对山东省劳动厅《关于职工享受工伤待遇的有关问题》| | |
|*10| |劳社医司函〔1999〕22号|1999.08.16|
| |的复函 | | |
|---|--------------------------|--------------|----------|
| |关于对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工伤待遇有关问题的请示》| | |
|*11| |劳社医司函〔1999〕23号|1999.08.31|
| |的复函 | | |
----------------------------------------------------------
培训就业部分
---------------------------------------------------------
|序号| 文 件 名 | 文 号 | 发文时间 |
|--|-------------------------|---------------|----------|
| |关于做好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及其他职业 | | |
|*1| |劳培司字〔1997〕20号 |1997.04.30|
| |培训机构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工作的补充通知 | | |
|--|-------------------------|---------------|----------|
| |关于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职业学校毕业生 | | |
| 2| |劳社培就司函〔1998〕6号 |1998.07.23|
| |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事的复函 | | |
|--|-------------------------|---------------|----------|
| 3|关于加强对举办职业技能鉴定业务培训班管理的通知 |劳社培就司发〔1998〕5号 |1998.09.24|
|--|-------------------------|---------------|----------|
| 4|关于对规范再就业服务中心运作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社培就司函〔1998〕42号|1998.10.26|
|--|-------------------------|---------------|----------|
|*5|关于印发《劳动预备制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 |劳社培就司发〔1999〕63号|1999.09.20|
|--|-------------------------|---------------|----------|
| |关于对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对〈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 | |
| 6| |劳培司字〔1998〕20号 |1998.03.18|
| |中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 | |
|--|-------------------------|---------------|----------|
| |关于确定组织民工有序流动重点监控地区和加强春运期间| | |
| 7| |劳社培就司发〔1999〕2号 |1999.01.15|
| |重点监控工作的通知 | | |
|--|-------------------------|---------------|----------|
| 8|关于就业经费核算执行新的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培就司发〔1998〕20号|1998.11.09|
|--|-------------------------|---------------|----------|
| 9|关于劳务输出扶贫试点工作经费补贴办法的函 |劳就司字〔1996〕33号 |1996.06.07|
---------------------------------------------------------
农村社会保险部分
-----------------------------------------------------------
|序号| 文 件 名 | 文 号 | 发文日期 |
|--|----------------------------|--------------|----------|
| |关于增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表6-10)的| | |
|*1| |民社险函〔1992〕第1号 |1992.05.18|
| |通知 | | |
|--|----------------------------|--------------|----------|
| |关于增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表11-16)| | |
|*2| |民社险函〔1992〕第3号 |1992.08.08|
| |的通知 | | |
|--|----------------------------|--------------|----------|
|*3|关于退保金计算问题的意见 |民社险函〔1992〕第4号 |1992.08.08|
|--|----------------------------|--------------|----------|
|*4|关于印发缴费阶段标准单证明和操作流程的通知 |民社险函〔1993〕第5号 |1993.04.19|
|--|----------------------------|--------------|----------|
|*5|关于调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值要求的通知 |民社险函〔1993〕第8号 |1993.06.05|
|--|----------------------------|--------------|----------|
|*6|关于调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值要求的通知 |民社险函〔1993〕第14号|1993.07.22|
|--|----------------------------|--------------|----------|
| |关于印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付阶段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 | |
|*7| |险标函〔1994〕第8号 |1994.05.05|
| |单证的通知 | | |
|--|----------------------------|--------------|----------|
| |关于执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金计发办法》有关事宜的 | | |
|*8| |险标字〔1994〕第9号 |1994.07.20|
| |通知 | | |
|--|----------------------------|--------------|----------|
| |关于推广使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系统 | | |
|*9| |险技函〔1998〕3号 |1998.10.10|
| |(2.0版)”的通知 | | |
|--|----------------------------|--------------|----------|

| |对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费用有关 | | |
|10| |险基函〔1997〕2号 |1997.09.16|
| |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 | |
|--|----------------------------|--------------|----------|
| |关于给江苏省民政厅《关于省、市建立与使用调剂金的 | | |
|11| |险基函〔1997〕6号 |1997.12.10|
| |请示》的函 | | |
|--|----------------------------|--------------|----------|
| |关于给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农村社会老保险基金管理有关 | | |
|12| |险基函〔1997〕7号 |1997.12.10|
| |问题的请示》的函 | | |
|--|----------------------------|--------------|----------|
| |关于对云南省民政厅《关于能否将农村社会养老 | | |
|13| |险基函〔1997〕8号 |1997.12.29|
| |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紧急请示》的复函 | | |
-----------------------------------------------------------
劳动工资部分
----------------------------------------------------------
|序号| 文 件 名 | 文 号 | 发文日期 |
|--|--------------------------|---------------|----------|
|*1|对送回原单位进行劳动教养人员工资待遇的处理意见 |劳薪司函〔1991〕10号 |1991.11.14|
|--|--------------------------|---------------|----------|
| 2|关于改进实行五天半工作制后有关小时工资折算问题的复函|劳计司函字〔1994〕7号 |1994.03.17|
|--|--------------------------|---------------|----------|
| |关于配合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做好劳动合同鉴定 | | |
|*3| |劳关司函〔1995〕7号 |1995.03.22|
| |工作的函 | | |
|--|--------------------------|---------------|----------|
|*4|关于《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审核签章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综司函字〔1995〕6号 |1995.03.24|
|--|--------------------------|---------------|----------|
| |关于贯彻《关于改进完善弹性劳动工资计划办法的 | | |
|*5| |劳综司函字〔1995〕8号 |1995.05.08|
| |通知》实施意见的函 | | |
|--|--------------------------|---------------|----------|
|*6|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管辖问题的复函 |劳关司函〔1995〕25号 |1995.10.16|
|--|--------------------------|---------------|----------|
|*7|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当行政被告的通知 |劳社劳资司函〔1998〕2号 |1998.08.31|
|--|--------------------------|---------------|----------|
|*8|关于劳动合同鉴证问题的复函 |劳社劳资司函〔1998〕11号|1998.11.18|
----------------------------------------------------------



2000年1月31日

海南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


海南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7年9月26日海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通过 1997年10月22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7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根据宪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宗教事务,是指宗教与国家、社会、公民之间存在的各项社会公共事务。
第四条 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诽谤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之间、信仰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的公民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团结。
第五条 公民的宗教信仰、依法开展的宗教活动、依法登记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
宗教活动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损害公民合法权益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六条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应当维护国家主权,爱国爱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本省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主管全省的宗教事务。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或者指定的管理宗教事务的部门(以下简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宗教事务。
本省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助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二章 宗教活动场所
第八条 本条例所称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信仰宗教的公民进行宗教活动的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及其他经批准的信教公民经常举行宗教活动的固定处所。
第九条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处所和名称;
(二)有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公民;
(三)有信教公民组成的管理组织;
(四)有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人员;
(五)有管理规章;
(六)有合法的经济收入;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申请登记,经核准发证后,方可开展宗教活动。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同时办理法人登记。
第十一条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管理组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第十二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组织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原登记发证机关提交上一年度该场所管理情况的报告。
第十三条 宗教活动场所终止、合并、迁移以及变更登记等事项,应当由该场所管理组织向原登记发证机关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本场所内经营销售宗教书刊、宗教音像制品、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
第十五条 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范围内设立商业、服务业网点或者举办陈列、展览,进行拍摄电影、电视片等活动应当经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并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销售、散发、张贴非法印制或者非法入境的各种宗教宣传品。
第十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反宗教宣传。
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传教、布道、讲经、散发宗教宣传品。
第十八条 宗教活动场所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文物、建筑、设施、园林和环境应当做好安全保护工作,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
第十九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常住人员和外来暂住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省人口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条 修缮或者改建寺院、清真寺、宫观、教堂应当经申请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新建或者重建(包括易地新建)寺院、清真寺、宫观、教堂的,由申请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 宗教团体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宗教团体,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成立的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及基督教协会等宗教团体。
第二十二条 本省内的各宗教团体应当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经核准发证后方可进行活动。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第二十三条 宗教团体应当按照经登记部门核准的章程进行活动,办好教务,协助宗教活动场所组织和开展正常宗教活动,发现违法宗教活动应当加以制止,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第二十四条 本省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坚持自养方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以自养为目的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其合法收入归该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所有、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占有或者无偿调用。
第二十五条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信教公民自愿的捐赠,不得摊派和勒捐。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境外宗教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不得接受境外宗教组织的津贴、办教经费和附带政治条件的捐赠。
第二十六条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印制、出版和发行宗教书刊、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 宗教活动
第二十七条 宗教活动应当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
经所在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宗教教职人员可以根据宗教习惯,在墓地、殡仪馆、医院及教徒家中,为信教公民举行必要的宗教仪式。
第二十八条 信教公民可以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按照各教的教义、教规和习惯,进行宗教活动;也可以按照本教的传统习惯,在自己家里过宗教生活。
第二十九条 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的宗教活动,应当由申请登记时经核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教规定的人员主持和履行宗教职责。
第三十条 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根据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信教公民的申请,为其举行宗教结婚仪式。
第三十一条 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不得损害公民身心健康。
自封传道人不得进行传教布道活动和其他非法传教活动。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发现自封传道人非法进行传教布道活动,应当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骗取财物。
第三十二条 非宗教组织不得建立寺院、清真寺、宫观、教堂,设置宗教设施和举行宗教活动。
非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接受宗教性捐赠。

第五章 宗教教职人员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宗教教职人员,是指由依法登记的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认定的佛教的比丘、比丘尼、长老,道教的道士、道姑,伊斯兰教的阿訇、毛拉、伊玛目,天主教的主教、神甫,基督教的主教、牧师、长老及各宗教的其他教职人员。
第三十四条 宗教教职人员资格应当由经核准登记的本省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按照各教全国性宗教团体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认定,报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 凡经认定并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可以依照本教规定的职责,在所在地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主持宗教教务和从事教内其他事务。
第三十六条 宗教教职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境外宗教组织和个人索要财物,不得接受境外宗教组织和个人提供的宗教津贴、传教经费及附带政治条件提供的捐赠。
第三十七条 本省的宗教教职人员可以在省内跨市、县、自治县举办或者主持宗教活动。
本省宗教教职人员到省外、外省宗教教职人员到本省举办或者主持宗教活动,应当经省有关宗教团体和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

第六章 宗教教育
第三十八条 国内各宗教院校在本省招生,应当坚持考生本人自愿的原则,按照宗教院校招生简章办理。
第三十九条 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本省宗教团体可以举办宗教培训班和宗教学习班,培训宗教教职人员。
非宗教团体不得开办宗教院校、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培训班、学习班和从事任何培训宗教教职人员的活动。
第四十条 开办宗教院校和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培训班、学习班的经费,由主办的宗教团体自筹。

第七章 宗教财产
第四十一条 宗教财产是指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房屋、设备、文物、宗教用品、土地、墓地以及宗教收入、各类捐赠、所办的经济实体及其他合法拥有的资产和收入。
第四十二条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宗教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四十三条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土地、房屋等,由该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证书。
第四十四条 国家需要征用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办理。
需要拆迁宗教房屋时,应当与产权所有人协商,并合理给予补偿;属文物古迹的,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处理。
第四十五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房屋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租。租赁所得归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所有。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需要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宗教组织或者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没收违法设施、违法宗教物品和违法所得及责令停止活动的处罚。
宗教活动场所及其管理组织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还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撤销登记;情节特别严重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依法给予取缔。
宗教团体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还可以由原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取缔。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犯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权活动;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四十九条 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未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
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居民及外国人在本省进行宗教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2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